6月9日,在2021世界半導體大會暨南京國際半導體博覽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毛軍發(fā)表示,研究半導體異質集成電路的科學意義顯著??梢酝ㄟ^集成電路從目前單一同質工藝向多種異質
2021-06-09 20:00:01
13325 陳鋒介紹,國產萬億次高性能計算機由中國科學院陳國良院士技術團隊研制。目前,該臺大數據一體機處理速度可達1.5萬億次/秒,并根據信息處理需要進行成倍擴展。這臺龍芯處理器的大數據一體機適用于大數據的處理,并支持國產操作系統(tǒng)、數據庫等基礎軟件,在國防、智慧城市、金融和科學計算等領域有著廣闊應用前景。
2016-06-06 13:56:40
2298 11月4日,第十六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西博會)專業(yè)峰會——“2016智能制造—工業(yè)4.0中德論壇”在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維江、中國科學院院士丁漢、中國工程院院士羅安來蓉論道,與眾多行業(yè)專家一起,共同探討智能制造—工業(yè)4.0新形勢下的產業(yè)機遇和未來生活。
2016-11-08 16:07:30
992 5月26日,在“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yè)博覽會”開幕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表示,目前存在信息安全瓶頸,依賴于計算復雜度的經典加密算法,原則上都能被破解。量子通信是原則上無條件安全的通訊方式,目前已實現北京和維也納之間的洲際量子通信實驗,和德國、意大利、俄羅斯、新加坡等國的合作正在進行中。
2018-05-28 10:08:53
21283 7月20日,在南京舉辦的2023世界半導體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員倪光南指出,全球各國加快制定國家數據戰(zhàn)略,存儲技術和產業(yè)成為共同關注的焦點。目前中國算力中心的存力相對不足
2023-07-24 12:55:13
2153 
)程序委員會: 仇旻(浙江大學)陳建新(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袁小聰(深圳大學)史偉(天津大學)汪玉(清華大學)議題Subtopics (Not limited in the fields
2016-08-25 15:58:16
國內醫(yī)療科技前沿技術和學術交流的一流平臺。本屆大會除頂級專家的特邀報告外,還設有健康醫(yī)療大數據、精準醫(yī)療、互聯網醫(yī)療和醫(yī)療健康投融資等4個專場。本次活動邀請了張元亭院士、張建偉院士、孫東院士、蔡自興
2017-10-23 11:18:11
支持單位: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中關村大數據產業(yè)聯盟 中國數據中心發(fā)展聯盟中國物聯網產業(yè)協會電子信息產業(yè)協會 網絡與信息技術協會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 前言由北京市商務委員會批準,北京銘世博國際展覽有限公司
2017-11-01 13:31:03
趙金生, 中國電池工業(yè)協會理事長陳立泉院士,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楊裕生院士,總裝備部防化研究院研究員衣寶廉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南策文院士,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教授
2019-02-15 21:12:45
Nolting,德國先進工業(yè)科技研究院(IAIT)理事會主席8. 褚君浩,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華東師范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9. 徐洪海,國家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工業(yè)
2018-10-16 14:53:50
聯網發(fā)展是實現國家產業(yè)結構調整,推動產業(yè)轉型升級的一次重要契機。加強一帶一路國際資源、經濟戰(zhàn)略實施“中國制造2025”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與智慧城市
2019-11-30 10:58:38
2020中國國際物聯網技術與設備博覽會(京交會)China International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ies Expo時間:2020年5月28日-6月1日地
2019-11-05 15:11:21
5G商用的主戰(zhàn)場?! ⊥瑯樱瑢τ诠I(yè)互聯網來說,5G技術將補齊工業(yè)互聯網重大短板,加快工業(yè)互聯網建設。中國科學院院士鄔賀銓提到:“1G到4G是面向個人通信的,5G是面向移動互聯網和工業(yè)互聯網的”,將5G
2020-07-15 18:16:57
基本介紹物聯網在中國迅速崛起得益于我國在物聯網方面的幾大優(yōu)勢。第一,我國早在1999年就啟動了物聯網核心傳感網技術研究,研發(fā)水平處于世界前列;第二,在世界傳感網領域,我國是標準主導國之一,專利擁有量
2015-03-23 13:45:01
物聯網無線技術標準都使用什么頻段?中國的物聯網市場適用的頻段會有哪些呢?
2021-05-18 07:06:32
由商務部、科學技術部、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國家發(fā)改委、農業(yè)農村部、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深圳市人民***共同舉辦的第二十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簡稱高交會),將于2018年11月
2018-09-07 09:19:08
招聘信息:客座學生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精密工程研究中心是香港中文大學精密工程研究所的同源機構,2006年成立。本中心致力于精密工程技術與應用的研究和開發(fā),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精密制造與自動化技術
2017-06-16 10:00:16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配備多臺科研用磁共振掃描系統(tǒng),包括3T西門子Prisma掃描系統(tǒng)和中國首臺7T西門子全身磁共振掃描系統(tǒng),以及功能完備的電磁檢測和機械制造設備。目前正在聯合電工所、武漢物數所
2017-09-05 08:24:11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配備多臺科研用磁共振掃描系統(tǒng),包括3T西門子Prisma掃描系統(tǒng)和中國首臺7T西門子全身磁共振掃描系統(tǒng),以及功能完備的電磁檢測和機械制造設備。目前正在聯合電工所、武漢物
2017-07-18 10:25:08
2016年底,電子所共有在職職工1005人。在職職工中,專業(yè)技術人員817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防杰出人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新世紀百千萬人才、中國青年科技獎、中國青年五四獎等國家級人才20余人,國家
2017-12-18 17:27:09
來源:互聯網隨著物聯網不斷的發(fā)展的趨于成熟期,我們同時也收集了更多的信息數據,其實就是所謂的大數據。換個說法,也就是說物聯網和大數據可以互相協作。據統(tǒng)計《福布斯》預測,到2025年,生成的數據量將增加到175 ZB。這將對收集、分析和報告數據的方式產生巨大的影響。
2020-10-22 06:01:50
大數據和物聯網是如何影響數據中心的?
2021-05-21 06:24:04
型賽事的主要推手。這一發(fā)展思路使得競賽始終與我國電子信息產業(yè)發(fā)展緊密結合,也成為電子信息領域企業(yè)與高校連接的高價值產教融合橋梁,有效促進我國電子信息領域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競賽得到中國科學院吳德鑫院士、侯朝
2022-12-09 14:47:17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關強博士的主題演講題目是《物聯網與RFID技術》,從不同層面闡述這兩大熱門技術及它們之間的關系,介紹了RFID嵌入式系統(tǒng)設計成果。
2014-09-05 16:09:04
`工業(yè)物聯網論壇——第四屆中國物聯網大會時間:2017年12月6日14:00-17:00地點:深圳南山科興科學園國家會議中心3層2號會議室會議介紹工業(yè)4.0是制造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方向,物聯網技術將給
2017-11-13 18:16:28
中科信軟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科信軟)培訓中心依托中國科學院強大技術人才優(yōu)勢,以國內絕對領先的師資力量,根據企事業(yè)單位的實用需求,通過定制培訓方案,提供各種技術及管理培訓,將企事業(yè)單位的培訓投資的效益
2014-08-14 09:41:31
孤島,為不同業(yè)務系統(tǒng)數據互聯共享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實現數據價值最大化。該創(chuàng)新性技術獲得了包括澳門大學首席副校長倪明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張新長、中國聯通公司副總裁張范、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陳斌、貨車
2018-01-02 10:33:35
的韋亞一研究員及其團隊具有多年的學術界及工業(yè)界的光刻技術經驗積累,并出版有多本專著,其中《計算光刻與版圖優(yōu)化》一書更是列入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教學輔導書系列。本號獲授權將陸續(xù)介紹《集成電路先進光刻技術
2021-10-14 09:58:07
如何建立物聯網和大數據之間的聯系?大數據使用案例中的物聯網數據規(guī)則是什么?
2021-06-15 08:19:21
依托中科院深圳先進院投資組建“深圳物聯網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為深圳市、廣東省及華南地區(qū)的物聯網企業(yè)提供發(fā)展空間和技術支撐。平臺整合了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8個重點實驗室的資源(包括深圳市射頻
2016-11-14 14:38:36
`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M.J.Deen院士認為,智能傳感器最可能在兩大市場進行快速運用:1、家庭健康領域,主要是可穿戴設備,研究的焦點在于可穿戴設備將配備多種傳感器,比如測量血壓、心跳、運動頻率等
2017-02-22 17:58:46
作者 | 譚婧來源 | 親愛的數據(id:deardata)美國先有星球大戰(zhàn)計劃,中國后有“863”計劃。1986年底,年過四十的李國杰從美國回到中國, 成為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的...
2021-07-23 07:30:37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最近在做集中器的研究設計,已經買了現成的集中器,想在現有的集中器功能上根據我們所需做一些改進,高價找相關人員提供技術支持,有意者請聯系電話:*** 郵箱:sunzhilongme@163.com QQ:450838850
2013-04-11 10:32:20
簡介: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高能所)的前身是創(chuàng)建于1950年的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73年在原子能研究所一部的基礎上組建而成?,F有在編職工1145人,其中科技人員842人,研究生導師221人(其中兩院院士10人,博士生導師110人)。高能所在學研
2011-02-23 22:07:42
0 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評選的瀚霖杯2012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3年1月19日揭曉
2013-01-20 15:23:20
1384 記者近日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在基于碳納米管的納米機電系統(tǒng)(NEMS)方面取得系列重要進展。該實驗室固態(tài)量子芯片組郭國平研究組與清華大學姜開利研究
2017-01-16 09:25:09
742 “大數據已成為與自然資源、人力資源一樣重要的戰(zhàn)略資源?!?2日,中國科學院啟動了“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戰(zhàn)略性先導科技專項,計劃用五年時間,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地球大數據科學中心,為“美麗中國”、“一帶一路”等建設提供決策支持。
2018-06-25 15:04:00
547 面對5G無線通信技術的巨大風口,科技國家隊終于出手了。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今年該院將斥資3000萬元,用18個月的時間,部署面向新一代移動通信的5G芯片產業(yè)化項目,以建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5G芯片和網絡關鍵技術創(chuàng)新鏈。
2018-07-20 07:06:00
2009 云端智能芯片是面向人工智能領域大規(guī)模數據中心和服務器提供的核心芯片。5月3日,中國科學院發(fā)布國內首款云端人工智能芯片,理論峰值速度達每秒128萬億次定點運算,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將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智能音箱、智能攝像頭、智能駕駛等不同領域——
2018-05-07 11:37:00
1581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物質計算科學研究室研究員曾雉課題組在薄膜太陽能電池材料的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通過模擬計算,從理論上篩選出了Cu2ZnSnS4(CZTS)中阻礙電池效率
2018-05-30 09:32:00
3381 
2018年7月27日,北京明略軟件系統(tǒng)有限公司(明略數據)宣布成立明略科學院,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長江學者、IEEE & AAAS Fellow吳信東教授出任院長。
2018-08-02 15:21:26
3919 中國太赫茲之父劉盛綱:奮斗終身的毅力來自“沒有國哪有家”的領悟 2018-10-13 09:20:36來源:微迷評論:點擊: 劉盛綱,1933年生,物理電子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磁
2018-10-13 14:52:01
245 他是誰
神經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理事長、浙江大學醫(yī)藥學部主任
2019-03-01 15:06:31
373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費維揚分享了他關于加強動力鋰電池先進回收技術研發(fā)的幾點思考。
2019-04-08 16:44:04
2593 中國院士分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最初設立于 1955 年,是中國在科學技術方面的設立的最高學術稱號,而中國工程院院士則是中國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本次最終確定有
2019-05-05 15:05:30
11269 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發(fā)表題為“認識數字經濟”的講話
2019-05-13 17:06:15
2435 “在未來的若干年內,包括TFT- LCD、OLED、量子點等新型顯示將依然會并存,并不存在誰能完全取代誰的問題。”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鐘燦此前在接受新材料在線采訪時表示,可折疊是柔性顯示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2019-07-10 17:05:49
3963 近日,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智能微電網課題組在智能電網優(yōu)化調度領域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fā)表于《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智能電網匯刊》。
2019-10-17 11:12:26
967 11月22日,2019年新當選科學院院士名單正式公布。硅襯底LED技術發(fā)明人、晶能光電創(chuàng)始人、南昌大學副校長江風益教授赫列其中,這是國家對其科學成就的最高榮譽,也是繼硅襯底LED技術獲得2015年國家技術發(fā)明獎一等獎以來,我國LED照明領域的又一件大喜事。
2019-11-23 10:57:43
2741 為進一步凝聚中國科學院各研究院所資源優(yōu)勢,激活中國科學院各研究院所項目資源庫,促進產業(yè)需求與科技成果對接,推進區(qū)域間科技合作發(fā)展,由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作為指導單位,中國科學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統(tǒng)籌
2020-03-04 09:01:44
2371 與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簡稱微電子所)達成戰(zhàn)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借助各自優(yōu)勢,共同促進新一代無線通信器件研發(fā)及產業(yè)化,并建立聯合實驗室以推進人才培養(yǎng)、技術創(chuàng)新和信息交流等工作。 根據戰(zhàn)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已有項目合作的基礎上,
2020-07-06 11:45:20
815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生物醫(yī)藥與技術研究所納米醫(yī)療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蔡林濤、副研究員張鵬飛、研究員龔萍、博士鄧冠軍等,與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唐本忠以及湘潭大學教授陳華杰合作,研發(fā)
2020-09-10 10:05:14
2521 原文標題: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慶祝建所60周年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微納集成】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2020-09-25 09:48:17
1676 到達公司后,雒院士一行首先興致勃勃的參觀了華冠科技鋰電池設備裝配車間,華冠科技副總經理楊春超向前來考察的專家們介紹了現場正在裝調的部分設備功能、技術亮點及技術研究方面存在的問題。
2020-10-21 14:03:25
1904 模式,發(fā)揮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人工智能團隊在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視覺等領域的人才技術優(yōu)勢,以黃河鯤鵬服務器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fā)為主要方向,并對許昌黃河鯤鵬產業(yè)在適配開發(fā)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提供技術咨詢服務和外部資源對接,
2020-10-28 09:21:50
4207 本文經機器之心(微信公眾號:almosthuman2014)授權轉載,禁止二次轉載 選自Fueled by Coffee,作者:Takaya Saeki,編輯:Panda 前段時間,中國科學院大學
2020-11-02 11:49:01
1990 關于姚期智在2020年浦江創(chuàng)新論壇的演講,迄今為止只見到頭條推送的兩篇報道,即圖靈獎唯一華人得主PPT:人工智能四大挑戰(zhàn),影響自動駕駛(簡稱四大挑戰(zhàn))與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人工智能存在三大技術瓶頸
2020-11-05 10:50:49
3296 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佘春明致歡迎辭,省科協副主席張波主持開幕式,齊魯工業(yè)大學(山東省科學院)黨委書記、省科協副主席王英龍主持主旨報告會。中國科學院院士滕吉文,中國科學院院士、發(fā)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謝毅,中國工程院院士單忠
2020-11-10 17:18:01
1910 作者簡介:李國杰,計算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大學計算機與控制學院院長。 本文摘自最新出版的《中國科技熱點述評2019
2020-11-19 10:18:38
1540 從中國計算機學會獲悉,來自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的研究團隊提出圖神經網絡加速芯片設計“HyGCN”。 《中國計算機學會通訊》(CCCF)近日刊發(fā)了中科院計算所特別研究助理嚴明玉、研究員范東睿以及
2020-12-18 16:09:34
2698 歷軍總裁在致辭中表示,科技的快速發(fā)展對材料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而科學院研究所是一個巨大的資源池。歷總對曙光與過程工程所的合作充滿信心,希望以全浸沒式液冷技術的合作為契機,將來在高端金屬材料等核心技術方面有更多的合作,也希望這次的合作能早日達成成果。
2021-05-18 15:23:45
1948 近日,中國科學院旗下《互聯網周刊》頒布的“2021人工智能客服平臺排行”中,快商通AI智能客服云平臺憑借著自身高創(chuàng)新能力及優(yōu)異的產品交互技術,榮耀登榜! 人工智能的應用已從科幻走進現實,成為社會發(fā)展
2021-09-27 17:50:03
879 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閔行區(qū)人民政府指導,MobTech數智科學院聯合上海市閔行區(qū)科學技術委員會主辦的“2021 DIC中國數據智能大會”將于12月10日在滬開啟,作為數據智能領域的年度
2021-12-06 15:42:54
1140 
?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開發(fā)用于檢測汗液代謝物的可穿戴金屬有機框架傳感器】 汗液中包含了很多人體健康信息,利用可穿戴式汗液傳感器可以從中收集各種生理數據用于監(jiān)測人體健康。金屬有機框架
2022-10-30 13:11:49
645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復旦大學教授褚君浩院士,作題為“第四次工業(yè)革命和智能時代”的主題報告。 報告中,褚君浩院士多次強調掌握自主的傳感器技術對我國進行第四次
2022-11-29 01:15:58
1853 傳感新品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科研人員利用打印技術制備高性能無鉛柔性壓電聲敏傳感器】 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數據,全球約 4.3 億人因耳蝸受損而遭受聽力損失,改善聽力主要靠人工耳蝸。然而,傳統(tǒng)的人
2023-01-09 12:51:21
753 等陪同接待。雙方就專用知識庫的數據挖掘、開發(fā)、運營、商業(yè)化以及專用數據庫的ChatGPT展開交流。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成立于1950年4月,立足中國科學院,面向中國,主要為自然科學、邊緣交叉科學和高技術領域的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提
2023-02-18 09:30:53
763 2月18日,科創(chuàng)中國數字經濟技術創(chuàng)新峰會在上海召開,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褚君浩發(fā)表了主體演講,以下為演講內容:? 今天在科創(chuàng)中國數字經濟技術創(chuàng)新峰會上分享《智能時代背景下的數字經濟技術》。 ?第一個
2023-03-01 22:13:40
353
已全部加載完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