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標簽 > 數字隔離器
數字隔離器是電子系統(tǒng)中,數字信號和模擬信號進行傳遞時,使其且具有很高的電阻隔離特性,以實現電子系統(tǒng)與用戶之間的隔離的一種芯片。
數字隔離器是電子系統(tǒng)中,數字信號和模擬信號進行傳遞時,使其且具有很高的電阻隔離特性,以實現電子系統(tǒng)與用戶之間的隔離的一種芯片。設計人員之所以引入隔離,是為了滿足安全法規(guī)或者降低接地環(huán)路的噪聲等。電流隔離確保數據傳輸不是通過電氣連接或泄漏路徑,從而避免安全風險。然而,隔離會帶來延遲、功耗、成本和尺寸等方面的限制。數字隔離器的目標是在盡可能減小不利影響的同時滿足安全要求。
數字隔離器是電子系統(tǒng)中,數字信號和模擬信號進行傳遞時,使其且具有很高的電阻隔離特性,以實現電子系統(tǒng)與用戶之間的隔離的一種芯片。設計人員之所以引入隔離,是為了滿足安全法規(guī)或者降低接地環(huán)路的噪聲等。電流隔離確保數據傳輸不是通過電氣連接或泄漏路徑,從而避免安全風險。然而,隔離會帶來延遲、功耗、成本和尺寸等方面的限制。數字隔離器的目標是在盡可能減小不利影響的同時滿足安全要求。
數字隔離器選型及應用經驗談
隔離器主要是用在隔離高壓(危險電路)系統(tǒng)和低壓(安全電路)系統(tǒng)之間的電氣連接,以保護用戶以及電路系統(tǒng)安全,以及隔離敏感電路(比如高精度檢測電路)和噪聲源(例如大功率開關電源)之間的連接,以減小噪聲干擾。
隔離器的主要結構大致有四種: 一是傳統(tǒng)光電耦合; 二是集成式變壓器(磁耦合);三是集成式電容耦合; 四是分立式變壓器耦合。最常用的是光耦合器,光耦合器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光的發(fā)射、光的接收及信號放大。輸入的電信號驅動發(fā)光二極管(LED),使之發(fā)出一定波長的光,被光檢測器接收而產生光電流,再經過進一步放大后輸出。它的主要優(yōu)點是單向傳輸信號,輸入端與輸出端完全實現了電氣隔離,抗干擾能力強,使用壽命長,傳輸效率高。它廣泛用于電平轉換、信號隔離、級間隔離、開關電路、遠距離信號傳輸、脈沖放大、固態(tài)繼電器(SSR)、儀器儀表、通信設備及微機接口中。
多年來,工業(yè)、醫(yī)療和其他隔離系統(tǒng)的設計人員實現安全隔離的手段有限,唯一合理的選擇是光耦合器。 隨著近幾年數據傳輸的速度不斷提升,傳統(tǒng)的光耦合器也暴露出一些缺點,例如,整個電路體積大,集成度不高,而且光電耦合器件本身具有易損耗、速度較慢(一般的數據速率低于1Mbps)、耗電量大等缺點,特別是在溫度和老化變化過程中的性能極不穩(wěn)定,為其應用帶來局限,特別是在工業(yè)應用中這些問題就比較突出。為了克服光電隔離技術的諸多缺點,許多半導體公司開始研發(fā)不發(fā)光的隔離器解決方案。如今,數字隔離器在性能、尺寸、成本、效率和集成度方面均有優(yōu)勢。了解數字隔離器三個關鍵要素的特點及其相互關系,對于正確選擇數字隔離器十分重要。這三個要素是:絕緣材料、結構和數據傳輸方法。
數字隔離器問世于10多年前,目的是降低光耦合器相關的不利影響。數字隔離器采用基于CMOS的電路,能夠顯著節(jié)省成本和功耗,同時大大提高數據速率。數字隔離器由上述要素界定。絕緣材料決定其固有的隔離能力,所選材料必須符合安全標準。結構和數據傳輸方法的選擇應以克服上述不利影響為目的。所有三個要素必須互相配合以平衡設計目標,但有一個目標必須不折不扣地實現,那就是符合安全法規(guī)。
絕緣材料
數字隔離器采用晶圓CMOS工藝制造,僅限于常用的晶圓材料。非標準材料會使生產復雜化,導致可制造性變差且成本提高。常用的絕緣材料包括聚合物(如聚酰亞胺PI,它可以旋涂成薄膜)和二氧化硅(SiO2)。二者均具有眾所周知的絕緣特性,并且已經在標準半導體工藝中使用多年。聚合物是許多光耦合器的基礎,作為高壓絕緣體具有悠久的歷史。
圖1. (a) 帶厚聚酰亞胺絕緣層的變壓器,電流脈沖產生磁場,在另一個線圈中感生電流;(b) 帶薄SiO2絕緣層的電容,利用低電流電場將數據耦合到隔離柵的另一端。
表1. 基于聚合物/聚酰亞胺的隔離器可提供最佳的隔離特性
安全標準通常規(guī)定1分鐘耐壓額定值(典型值2.5 kV rms至5 kV rms)和工作電壓(典型值125 V rms至400 V rms)。某些標準也會規(guī)定更短的持續(xù)時間、更高的電壓(如10 kV峰值并持續(xù)50 μs)作為增強絕緣認證的一部分要求?;诰酆衔?聚酰亞胺的隔離器可提高最佳的隔離特性,如表1所示。
基于聚酰亞胺的數字隔離器與光耦合器相似,在典型工作電壓時壽命更長?;赟iO2的隔離器對浪涌的防護能力相對較弱,不能用于醫(yī)療和其他應用。
各種薄膜的固有應力也不相同。聚酰亞胺薄膜的應力低于SiO2薄膜,可以根據需要增加厚度。SiO2薄膜的厚度有限,因而隔離能力也會受限;超過15 μm時,應力可能會導致晶圓在加工過程中開裂,或者在使用期間分層?;诰埘啺返臄底指綦x器可以使用厚達26 μm的隔離層。
隔離器結構
數字隔離器使用變壓器或電容將數據以磁性方式或容性方式耦合到隔離柵的另一端,光耦合器則是使用LED光。
如圖1所示,變壓器電流脈沖通過一個線圈,形成一個很小的局部磁場,從而在另一個線圈生成感應電流。電流脈沖很短(1 ns),因此平均電流很低。
變壓采用差分連接,提供高達100 kV/μs的出色共模瞬變抗擾度(光耦合器通常約為15 kV/μs)。磁性耦合對變壓器線圈間距離的依賴性也弱于容性耦合對板間距離的依賴性,因此,變壓變壓器線圈之間的絕緣層可以更厚,從而獲得更高的隔離能力。結合聚酰亞胺薄膜的低應力特性,使用聚酰亞胺的變壓器比使用SiO2的電容更容易實現高級隔離性能。
電容為單端連接,更容易受共模瞬變影響。雖然可以用差分電容對來彌補,但這會增大尺寸并提高成本。
電容的優(yōu)勢之一是它使用低電流來產生耦合電場。當數據速率較高時(25 Mbps以上),這一優(yōu)勢就相當明顯。
數據傳輸方法
光耦合器使用LED發(fā)出的光將數據傳輸到隔離柵的另一端:LED點亮時表示邏輯高電平,熄滅時表示邏輯低電平。當LED點亮時,光耦合器需要消耗電能;對于關注功耗的應用,光耦合器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多數光耦合器將輸入端和/或輸出端的信號調理留給設計人員實現,而這并不一定是非常簡單的工作。
數字隔離器使用更先進的電路來編碼和解碼數據,支持更快的數據傳輸速度,能夠處理USB和I2C等復雜的雙向接口。
一種方法是將上升沿和下降沿編碼為雙脈沖或單脈沖,以驅動變壓器(圖2)。這些脈沖在副邊解碼為上升沿或下降沿。這種方法的功耗比光耦合器低10倍到100倍,因為不像光耦合器,電源無需連續(xù)提供給器件。器件中可以包括刷新電路,以便定期更新直流電平。
圖2. 一種數據傳輸方法是將邊沿編碼為單脈沖或雙脈沖
另一種方法是使用RF調制信號,其使用方式與光耦合器使用光的方式非常相似,邏輯高電平信號將引起連續(xù)RF傳輸。這種方法的功耗高于脈沖方法,因為邏輯高電平信號需要持續(xù)消耗電能。
也可以采用差分技術來提供共模抑制,不過,這些技術最好配合變壓器等差分元件使用。
選擇正確的組合
數字隔離器在尺寸、速度、功耗、易用性和可靠性方面具有光耦合器所無法比擬的巨大優(yōu)勢。在數字隔離器領域,不同的絕緣材料、結構和數據傳輸方法組合造就不同的產品,而不同的產品適合不同的具體應用。如上所述,基于聚合物的材料提供最魯棒的隔離能力,這種材料幾乎適合所有應用,但醫(yī)療保健和重工業(yè)設備等要求最嚴格的應用受益最大。為了實現最魯棒的隔離,聚酰亞胺厚度可以超過對電容而言的合理厚度;因此,基于電容的隔離最適合不需要安全隔離的功能隔離應用。在這種情況下,基于變壓器的隔離可能是最合理的,特別是結合差分數據傳輸方法,以便充分利用變壓器的差分特性。
數字隔離器優(yōu)勢之剖析
數字隔離器在尺寸、速度、功耗、易用性和可靠性方面具有光耦合器所無法比擬的巨大優(yōu)勢。
多年來,工業(yè)、醫(yī)療和其他隔離系統(tǒng)的設計人員實現安全隔離的手段有限,唯一合理的選擇是光耦合器。如今,數字隔離器在性能、尺寸、成本、效率和集成度方面均有優(yōu)勢。了解數字隔離器三個關鍵要素的特點及其相互關系,對于正確選擇數字隔離器十分重要。這三個要素是:絕緣材料、結構和數據傳輸方法。
設計人員之所以引入隔離,是為了滿足安全法規(guī)或者降低接地環(huán)路的噪聲等。電流隔離確保數據傳輸不是通過電氣連接或泄漏路徑,從而避免安全風險。然而,隔離會帶來延遲、功耗、成本和尺寸等方面的限制。數字隔離器的目標是在盡可能減小不利影響的同時滿足安全要求。
傳統(tǒng)隔離器--光耦合器則會帶來非常大的不利影響,功耗極高,而且數據速率低于1 Mbps.雖然存在更高效率和更高速度的光耦合器,但其成本也更高。
數字隔離器問世于10多年前,目的是降低光耦合器相關的不利影響。數字隔離器采用基于CMOS的電路,能夠顯著節(jié)省成本和功耗,同時大大提高數據速率。數字隔離器由上述要素界定。絕緣材料決定其固有的隔離能力,所選材料必須符合安全標準。結構和數據傳輸方法的選擇應以克服上述不利影響為目的。所有三個要素必須互相配合以平衡設計目標,但有一個目標必須不折不扣地實現,那就是符合安全法規(guī)。
絕緣材料
數字隔離器采用晶圓CMOS工藝制造,僅限于常用的晶圓材料。非標準材料會使生產復雜化,導致可制造性變差且成本提高。常用的絕緣材料包括聚合物(如聚酰亞胺PI,它可以旋涂成薄膜)和二氧化硅(SiO2)。二者均具有眾所周知的絕緣特性,并且已經在標準半導體工藝中使用多年。聚合物是許多光耦合器的基礎,作為高壓絕緣體具有悠久的歷史。
圖1. (a) 帶厚聚酰亞胺絕緣層的變壓器,電流脈沖產生磁場,在另一個線圈中感生電流;(b) 帶薄SiO2絕緣層的電容,利用低電流電場將數據耦合到隔離柵的另一端。
表1. 基于聚合物/聚酰亞胺的隔離器可提供最佳的隔離特性
安全標準通常規(guī)定1分鐘耐壓額定值(典型值2.5 kV rms至5 kV rms)和工作電壓(典型值125 V rms至400 V rms)。某些標準也會規(guī)定更短的持續(xù)時間、更高的電壓(如10 kV峰值并持續(xù)50 μs)作為增強絕緣認證的一部分要求。基于聚合物/聚酰亞胺的隔離器可提高最佳的隔離特性,如表1所示。
基于聚酰亞胺的數字隔離器與光耦合器相似,在典型工作電壓時壽命更長?;赟iO2的隔離器對浪涌的防護能力相對較弱,不能用于醫(yī)療和其他應用。
各種薄膜的固有應力也不相同。聚酰亞胺薄膜的應力低于SiO2薄膜,可以根據需要增加厚度。SiO2薄膜的厚度有限,因而隔離能力也會受限;超過15 μm時,應力可能會導致晶圓在加工過程中開裂,或者在使用期間分層?;诰埘啺返臄底指綦x器可以使用厚達26 μm的隔離層。
隔離器結構
數字隔離器使用變壓器或電容將數據以磁性方式或容性方式耦合到隔離柵的另一端,光耦合器則是使用LED光。
如圖1所示,變壓器電流脈沖通過一個線圈,形成一個很小的局部磁場,從而在另一個線圈生成感應電流。電流脈沖很短(1 ns),因此平均電流很低。
變壓采用差分連接,提供高達100 kV/μs的出色共模瞬變抗擾度(光耦合器通常約為15 kV/μs)。磁性耦合對變壓器線圈間距離的依賴性也弱于容性耦合對板間距離的依賴性,因此,變壓變壓器線圈之間的絕緣層可以更厚,從而獲得更高的隔離能力。結合聚酰亞胺薄膜的低應力特性,使用聚酰亞胺的變壓器比使用SiO2的電容更容易實現高級隔離性能。
電容為單端連接,更容易受共模瞬變影響。雖然可以用差分電容對來彌補,但這會增大尺寸并提高成本。
電容的優(yōu)勢之一是它使用低電流來產生耦合電場。當數據速率較高時(25 Mbps以上),這一優(yōu)勢就相當明顯。
數據傳輸方法
光耦合器使用LED發(fā)出的光將數據傳輸到隔離柵的另一端:LED點亮時表示邏輯高電平,熄滅時表示邏輯低電平。當LED點亮時,光耦合器需要消耗電能;對于關注功耗的應用,光耦合器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多數光耦合器將輸入端和/或輸出端的信號調理留給設計人員實現,而這并不一定是非常簡單的工作。
數字隔離器使用更先進的電路來編碼和解碼數據,支持更快的數據傳輸速度,能夠處理USB和I2C等復雜的雙向接口。
一種方法是將上升沿和下降沿編碼為雙脈沖或單脈沖,以驅動變壓器(圖2)。這些脈沖在副邊解碼為上升沿或下降沿。這種方法的功耗比光耦合器低10倍到100倍,因為不像光耦合器,電源無需連續(xù)提供給器件。器件中可以包括刷新電路,以便定期更新直流電平。
圖2. 一種數據傳輸方法是將邊沿編碼為單脈沖或雙脈沖
另一種方法是使用RF調制信號,其使用方式與光耦合器使用光的方式非常相似,邏輯高電平信號將引起連續(xù)RF傳輸。這種方法的功耗高于脈沖方法,因為邏輯高電平信號需要持續(xù)消耗電能。
也可以采用差分技術來提供共模抑制,不過,這些技術最好配合變壓器等差分元件使用。
選擇正確的組合
數字隔離器在尺寸、速度、功耗、易用性和可靠性方面具有光耦合器所無法比擬的巨大優(yōu)勢。在數字隔離器領域,不同的絕緣材料、結構和數據傳輸方法組合造就不同的產品,而不同的產品適合不同的具體應用。如上所述,基于聚合物的材料提供最魯棒的隔離能力,這種材料幾乎適合所有應用,但醫(yī)療保健和重工業(yè)設備等要求最嚴格的應用受益最大。為了實現最魯棒的隔離,聚酰亞胺厚度可以超過對電容而言的合理厚度;因此,基于電容的隔離最適合不需要安全隔離的功能隔離應用。在這種情況下,基于變壓器的隔離可能是最合理的,特別是結合差分數據傳輸方法,以便充分利用變壓器的差分特性。
Texas Instruments ISO6163六通道3/3數字隔離器數據手冊
Texas Instruments ISO6163六通道3/3數字隔離器是高性能數字隔離器,設計用于需要高達~5000VRMS~ 隔離等級(符合UL 1...
Analog Devices Inc. MAX22290和MAX22291雙通道數字隔離器數據手冊
Analog Devices MAX22290和MAX22291雙通道數字隔離器采用專有工藝技術,是一系列快速的低功耗數字電流隔離器。所有器件均具有增強...
Analog Devices / Maxim Integrated MAX22517電流隔離數字隔離器數據手冊
Analog Devices MAX22517雙通道數字隔離器采用專有工藝技術,具有集成的現場側電源?,F場側電源由邏輯側通過集成的隔離式DC-DC轉換器...
Analog Devices / Maxim Integrated MAX22519數字隔離器特性/功能圖/應用圖
Analog Devices MAX22519數字隔離器是一款雙通道數字電流隔離器,集成了現場側電源。當現場側的電源需求較小時,這種方案將不再需要使用外...
Analog Devices / Maxim Integrated MAX22420/MAX22421評估套件數據手冊
Analog Devices MAX22420/MAX22421評估套件提供經過驗證的設計,用于評估MAX22420/1和MAX22820/1超低功耗、...
Analog Devices / Maxim Integrated MAX22420/1和MAX22820/1雙通道數字隔離器數據手冊
Analog Devices MAX22420/1和MAX22820/1雙通道數字隔離器采用Analog Devices的專用工藝技術,是一款增強型超低...
Analog Devices Inc. ADuM3165與ADuM3166 RMS數字隔離器數據手冊
Analog Devices Inc. ADuM3165與ADuM3166 RMS數字隔離器是一款采用ADI iCoupler ^?^ 技術的USB2....
Analog Devices Inc. ADuM340E/ADuM341E/ADuM342E四通道數字隔離器數據手冊
Analog Devices ADuM340E/ADuM341E/ADuM342E 5.7kV~RMS~ 四通道數字隔離器基于iCoupler^?^ 技...
Analog Devices / Maxim Integrated MAX22441CE評估套件數據手冊
Analog Devices Inc. MAX22441CE評估套件設計可靠,用于評估MAX22440、MAX22441和 MAX22442增強型超低功...
Analog Devices / Maxim Integrated MAX2216x低功耗六通道數字隔離器數據手冊
Analog Devices/Maxim Integrated MAX2216x低功耗六通道數字隔離器是采用Analog Devices專有工藝技術的快...
在電子設備里,不同電壓的電路就像住在同一棟樓卻互不往來的鄰居,為了讓它們能安全 “交流”,就需要隔離技術來幫忙。如今,數字隔離器和傳統(tǒng)隔離技術之間的競爭...
2025-06-27 標簽:數字隔離器 121 0
東芝發(fā)布雙通道車載標準數字隔離器DCM32xx00系列
東芝電子元件及存儲裝置株式會社(“東芝”)今日宣布,最新推出一系列面向車載應用的雙通道高速標準數字隔離器——“DCM32xx00系列”。該系列有四款器件...
數字隔離器:藏在戶用光儲系統(tǒng)里的 “隱形守護者”
展望未來,隨著戶用光儲系統(tǒng)向更高電壓等級、更高功率密度和更深度智能化等方向持續(xù)演進,數字隔離器作為其實現高低壓之間電氣隔離與系統(tǒng)安全運行的重要手段,亦將...
2025-06-13 標簽:數字隔離器光儲系統(tǒng) 154 0
二十年磨一“芯”,這些國產數字隔離器究竟優(yōu)秀在哪?
在光伏、儲能、充電樁與工業(yè)自動化等涉及人機交互和高低壓混合的電氣系統(tǒng)中,數字隔離器主要用于隔離高壓電氣到低壓控制系統(tǒng)的傳導路徑,阻斷高壓浪涌與短路漏電等...
2025-06-03 標簽:數字隔離器電氣系統(tǒng) 130 0
納芯微推出高性價比、EMI優(yōu)化的第三代車規(guī)級數字隔離器NSI83xx系列
憑借在隔離領域近10年的深耕細作, 納芯微 今日宣布推出基于電容隔離技術的第三代車規(guī)級數字隔離器NSI83xx系列,相比前代NSI82xx系列,新器件重...
在當今快速發(fā)展的電子工業(yè)領域,數字隔離器在電氣中也很重要。它們不僅確保了電路之間的電氣隔離,還提升了系統(tǒng)的整體性能和可靠性。隨著技術的進步,先進的數字隔...
2025-02-28 標簽:數字隔離器 495 0
編輯推薦廠商產品技術軟件/工具OS/語言教程專題
電機控制 | DSP | 氮化鎵 | 功率放大器 | ChatGPT | 自動駕駛 | TI | 瑞薩電子 |
BLDC | PLC | 碳化硅 | 二極管 | OpenAI | 元宇宙 | 安森美 | ADI |
無刷電機 | FOC | IGBT | 逆變器 | 文心一言 | 5G | 英飛凌 | 羅姆 |
直流電機 | PID | MOSFET | 傳感器 | 人工智能 | 物聯(lián)網 | NXP | 賽靈思 |
步進電機 | SPWM | 充電樁 | IPM | 機器視覺 | 無人機 | 三菱電機 | ST |
伺服電機 | SVPWM | 光伏發(fā)電 | UPS | AR | 智能電網 | 國民技術 | Microchip |
開關電源 | 步進電機 | 無線充電 | LabVIEW | EMC | PLC | OLED | 單片機 |
5G | m2m | DSP | MCU | ASIC | CPU | ROM | DRAM |
NB-IoT | LoRa | Zigbee | NFC | 藍牙 | RFID | Wi-Fi | SIGFOX |
Type-C | USB | 以太網 | 仿真器 | RISC | RAM | 寄存器 | GPU |
語音識別 | 萬用表 | CPLD | 耦合 | 電路仿真 | 電容濾波 | 保護電路 | 看門狗 |
CAN | CSI | DSI | DVI | Ethernet | HDMI | I2C | RS-485 |
SDI | nas | DMA | HomeKit | 閾值電壓 | UART | 機器學習 | TensorFlow |
Arduino | BeagleBone | 樹莓派 | STM32 | MSP430 | EFM32 | ARM mbed | EDA |
示波器 | LPC | imx8 | PSoC | Altium Designer | Allegro | Mentor | Pads |
OrCAD | Cadence | AutoCAD | 華秋DFM | Keil | MATLAB | MPLAB | Quartus |
C++ | Java | Python | JavaScript | node.js | RISC-V | verilog | Tensorflow |
Android | iOS | linux | RTOS | FreeRTOS | LiteOS | RT-THread | uCOS |
DuerOS | Brillo | Windows11 | HarmonyO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