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標簽 > 電解質
電解質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狀態(tài)下就能夠導電的化合物。根據(jù)其電離程度可分為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幾乎全部電離的是強電解質,只有少部分電離的是弱電解質。
文章:782個 瀏覽:20760次 帖子:23個
康飛宇、賀艷兵團隊在固態(tài)電池電解質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康飛宇、賀艷兵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鐘貴明副研究員合作提出了介電陶瓷材料耦合新方法,提出了創(chuàng)建高通量鋰離子輸運路徑以克...
改變電極的孔隙率和活性物質的負載量,同時采用放電試驗對參數(shù)進行優(yōu)化和驗證,可以實現(xiàn)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最大化,從而優(yōu)化基于物理學的電池多尺度模型。
高電壓穩(wěn)定的固態(tài)電解質實現(xiàn)高能量、高安全的固態(tài)鋰金屬電池
要點一:高壓固態(tài)電解質的概念,常見測試方法與高壓分解機制。文章針對高壓穩(wěn)定的基礎概念與常見理論/實踐模型進行了討論(圖2)。此外,還對常用高壓穩(wěn)定固態(tài)電...
高能鋰金屬電池的關鍵挑戰(zhàn)是樹枝狀鋰的形成、差的CE以及與高壓正極的兼容性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一個核心策略是設計新型電解質。
一種實現(xiàn)工業(yè)化的超快閃蒸回收廢舊石墨的方法
廢舊鋰離子電池的數(shù)量正在不斷增加,大多數(shù)研究都聚焦于過渡金屬的回收,從而忽視了石墨負極的再生回收。
氟化Li10GeP2S12實現(xiàn)穩(wěn)定的全固態(tài)鋰電池
在所有固體電解質中,硫化物電解質Li10GeP2S12表現(xiàn)出非常高的離子電導率,可以達到12 mS cm-1,與有機液體電解質相當。
全固態(tài)電池(ASSB)技術是人們相當感興趣的焦點,因為其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符合新興電池應用的要求,目前對高能ASSB的研究通過采用高能量密度的陽極材料來...
LiaMX4類電解質主要分為由二價金屬離子M構成的正尖晶石相,如Li2MnCl4、Li2ZnCl4等,以及由三價及其他價態(tài)金屬離子M形成的鹵化物電解質,...
基于四個關鍵特征,SSE被認為能夠延遲TR。首先,SSE具有本質上較差的可燃性和揮發(fā)性;因此,它們調節(jié)熱量釋放的傳播和緩慢燃燒。在OLE-LIBs的燃燒...
可充電電池作為能源存儲設備在現(xiàn)代社會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然而傳統(tǒng)的以石墨為負極的鋰離子電池由于能量密度低,無法滿足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
賀艷兵教授團隊:定義充放電離子輸運通量概念在固態(tài)電池領域的重要作用
固態(tài)電解質的開發(fā)有望從源頭上解決電池的安全問題,并進一步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目前,多種固態(tài)電解質材料體系(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鹵化物等)被開發(fā)報道,...
定義充放電離子輸運通量概念在固態(tài)電池領域的重要作用
固態(tài)電解質的開發(fā)有望從源頭上解決電池的安全問題,并進一步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目前,多種固態(tài)電解質材料體系(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鹵化物等)被開發(fā)報道,...
從廢棄的電池材料中回收有價值的元素正引起相當大的關注,然而廢石墨負極的再生仍被忽視。實際上,由于石墨固有的穩(wěn)定晶體結構,低成本的回收和再利用是非常可行的。
在金屬離子電池中,電解質在運輸金屬離子(如Li+)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但了解電解質性能與行為之間的關系仍然具有挑戰(zhàn)性。
在便攜式電子產(chǎn)品、電動汽車和電網(wǎng)存儲應用的方面,鋰離子電池(LIBs)需求正在大幅增長。
Nature Energy:應力控制固態(tài)電解質中鋰枝晶生長
作者使用常見的固體電解質Li6.6La3Ta0.4Zr1.6O12(LLZO),用低的施加力進行了22次相同的鋰沉積實驗,發(fā)現(xiàn)金屬鋰以非常高的速率沉積,...
清華大學何向明教授JPS:塑料集流體,助力鋰離子電池更上一層樓
集流體作為鋰離子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鋰離子電池的電化學性能、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有著重要的影響,但遺憾的是,在過去,集流體對鋰離子電池的影響并沒有引起足夠...
圖1a顯示了含硫化物SEs的固態(tài)鋰電池示意圖。負極是鋰金屬或復合電極結構。其中,存在各種固-固界面。這篇綜述主要關注四個根本問題,即硫化物SEs的(電)...
編輯推薦廠商產(chǎn)品技術軟件/工具OS/語言教程專題
電機控制 | DSP | 氮化鎵 | 功率放大器 | ChatGPT | 自動駕駛 | TI | 瑞薩電子 |
BLDC | PLC | 碳化硅 | 二極管 | OpenAI | 元宇宙 | 安森美 | ADI |
無刷電機 | FOC | IGBT | 逆變器 | 文心一言 | 5G | 英飛凌 | 羅姆 |
直流電機 | PID | MOSFET | 傳感器 | 人工智能 | 物聯(lián)網(wǎng) | NXP | 賽靈思 |
步進電機 | SPWM | 充電樁 | IPM | 機器視覺 | 無人機 | 三菱電機 | ST |
伺服電機 | SVPWM | 光伏發(fā)電 | UPS | AR | 智能電網(wǎng) | 國民技術 | Microchip |
Arduino | BeagleBone | 樹莓派 | STM32 | MSP430 | EFM32 | ARM mbed | EDA |
示波器 | LPC | imx8 | PSoC | Altium Designer | Allegro | Mentor | Pads |
OrCAD | Cadence | AutoCAD | 華秋DFM | Keil | MATLAB | MPLAB | Quartus |
C++ | Java | Python | JavaScript | node.js | RISC-V | verilog | Tensorflow |
Android | iOS | linux | RTOS | FreeRTOS | LiteOS | RT-THread | uCOS |
DuerOS | Brillo | Windows11 | HarmonyOS |